◤錫拉庫莎 Siracusa◢
錫拉庫莎是由西西里本島的一部分與歐提夏島(Isola di Ortigia)組成,建於西元前8世紀,由希臘伯羅奔尼薩半島的柯林斯人移民過來這裡紮根,在西元前5世紀至3世紀期間更發展成為與雅典並列的強大城市,人口多達20萬人。

04-02.jpg 

最初錫拉庫莎是實行貴族制度,西元前5世紀曾發起民主革命,將當時貴族逐出城市。但是民主制度並未落實,反在西元前4世紀形成了暴君迪翁尼索斯的專制統治。之後錫拉庫莎又歷經羅馬帝國統治,於西元6世紀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古羅馬共和時期,當時的歷史學家西賽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稱讚錫拉庫莎為最美麗的城市

錫拉庫莎因為當地豐富的歷史遺跡,現在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成為著名的觀光城市。
除此之外,也因為一位著名的學家,而使得錫拉庫莎更加馳名於全世界。


 
錫拉庫莎考古園區Parco Archeologici
考古園區主要可分為幾個部分:艾羅尼2世祭壇希臘劇場天國採石場以及羅馬競技場。進入園區需收費,1人10歐元。

 

艾羅尼2世祭壇(Ara di Ierone II)
長200米。寬25米,西元前3世紀以天國採石場的大理石建造而成。當時國王艾羅尼2世,為紀念前人Timoleon的成就而命令奴隸建造。規模相當之大,遇上節慶祭典時,祭壇可讓市民在祭壇上同時宰殺450頭牛羊以祭神。

icon_arrow 涼爽的方形洞洞,經導遊解說後發現是古羅馬人用來放石棺的地方難怪坐在裡面還滿清涼的


希臘劇場(Teatro Greco)

西元前5世紀,古希臘人依著山邊原生岩石開鑿建成的半圓形劇場。劇場可容納1萬5千人,直徑約130m,是西西里島最大的古劇場。劇場到現在都還用作戲劇或音樂表演使用,當天晚上正好有戲劇節目-特洛伊要上演,所以在面對舞台的左側放了一艘斷裂的道具船隻。


詩人的果園

通往天國採石場會經過的一條林蔭小徑。時值6月,錫拉庫莎的萊姆正好是盛產期,通往採石場的這條小徑上就長滿了萊姆花以及萊姆果實,聽說古時候常有文人在這休憩寫作所以稱做詩人的果園。

icon_arrow 盛開的萊姆花


天國採石場(Latomia del Paradiso)

2500年前古希臘人移居到錫拉庫莎以後,用來挖掘石塊以建造劇場或神殿的地方。而這裡最有名的當然就屬迪翁尼索斯的耳朵了。


迪翁尼索斯的耳朵(Orecchio di Dionisio)

高23米,寬5到11米,往內以S型延 展可達65米。據說西元4世紀時,暴君迪翁尼索斯派人在這挖掘洞穴來囚禁罪犯。由於洞內回音效果非常的好。迪翁尼索斯就藉此來偷聽罪犯們的秘密談話,以便 隨時掌握任何可能密謀反叛的情報消息。畫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etto il Caravaggio)聽到這個傳說後,便將其命名為迪翁尼索斯的耳朵。

icon_arrow 迪翁尼索斯的耳朵內部,走到洞裡面的人都會忍不住哼哼喊喊一下,驗證裡面回音的效果。


古羅馬競技場(Anfiteatro Romano)

位於考古公園的南側,建於西元前3世紀,是個橢圓形的競技場。建築方式一樣是依著岩場形狀開鑿而成的。大部分的建築都已經倒塌損壞。圍著競技場的樹木,就是為了方便後人可以了解這座競技場原來的規模所種植的。


關於阿基米徳(Archimedes)
阿基米徳(Archimedes)古希臘時代最重要的哲學家、幾何學家學家及科學家,於西元前287年出生在錫拉庫斯(Syracuse,錫拉庫莎的古名)。關於這位著名的學家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據說阿基米徳是個無時無刻都在思考的瘋狂學家,不論是吃飯、走路還是睡覺都在思考。

archimedes.jpg

當時錫拉庫莎的國王艾羅尼2 世(Ierone II)拿了一個金塊請工匠打造純金的皇冠,因為擔心工匠偷工減料,於是要求阿基米德要算出皇冠的正確重量。阿基米德思考了許久都百思不得其解,卻意外的在浴缸裡泡澡的時候,發現水中物體的體積等於他所排放的水重量而得到解答,開心得在街上裸奔狂叫:「Eureka!!Eureka!!」(希臘文:我知道了!!)。

阿基米德幫助國王發現皇冠的體積大於同重量的金塊,也因此證明了工匠確實在皇冠中摻雜了其他金屬。更重要的是後來阿基米德將這個發現進一步總結出浮力理論,發明了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定律。但是這位熱愛數學的學家卻也因此送上自己的性命。

Archimedes.jpg

西元前213年羅馬軍隊攻入錫拉庫莎,阿基米德當時正在自家門前的地上畫圖研究幾何問題。一位羅馬士兵走 近阿基米德並將地上的圖形踩壞,阿基米德沒有逃開,反而對羅馬士兵說:「走開,不要弄壞了我的圖。」。於是士兵在盛怒之下,便一刀將當時75歲的阿基米德刺死了。

 

 歐提夏島 
從錫拉庫莎本島通過新橋,就到了歐提夏島。在島上可以看見許多不同時期所留下的歷史痕跡。在這裡遊客不多,所以能盡情的沉浸在歷史遺留下來的建築文化。

icon_arrow 連接本島與歐提夏島(Isola di Ortigia)的新橋跨過新橋,也等於跨越了新舊城區。

icon_arrow 錫拉庫莎港口 Porto Piccolo,可以看到有船隻跟錨之類的公共藝術。

icon_arrow 老伯正滔滔不絕的跟粉紅緊身衣男子聊天這位緊身衣男子怎麼有點像哈啦猛男秀的主角阿

icon_arrow 繼續往前走就會來到漂亮的潘卡利廣場,3條街交會處,旁邊就是阿波羅神殿。

icon_arrow 2500年前的希臘城牆遺址

icon_arrow 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學院教堂 Chiesa del Collegio


阿波羅神殿(Tempio di Apollo)

位在潘卡利廣場上。建於西元前7世紀,是西西里島上最古老的多立克式神殿。神殿在建立當時是作為基督教教堂使用,阿拉伯時代也曾用來作為清真寺,但現代只殘留下幾跟多立克式的圓柱以及牆面地基。

從阿波羅神殿沿著Via Saverio Landolina走,盡頭處突然開闊,原來是走到了大主教廣場,也就是整座島的最高點。大主教廣場(Piazza del Duomo)非常的寬闊,四周圍都有很重要的建築。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主教座堂了。

icon_arrow 大主教廣場Piazza del Duomo

icon_arrow 從大主教廣場往回拍剛走過來的Landolina街道,很美吧!


主教座堂(Duomo di Siracusa)

建於西元7世紀,而他側面的多立克式列柱使主教座堂更顯特別。原來主教座堂的地底下隱藏著一座西元前5世紀建造的雅典娜神殿,因此當時的主教就下令依著神殿當時的基台與圓柱,將其改建成為教堂,當時正面是採用拜占庭式建築。後來1693年教堂因為地震而損壞,於是1728年由安德烈帕.馬爾重建教堂正面,並將其改建成為巴洛克風格,在1753年完成重建。

icon_arrow 錫拉庫莎主教座堂Duomo di Siracusa

icon_arrow 仰視的角度總是可以感受到教堂的氣派壯觀,以及華麗細膩的雕刻工法

icon_arrow 主教座堂入口大門

icon_arrow 裡面可以進入參觀,但因為外面太多漂亮的建築跟寬闊的大廣場,所以教堂裡面我們待了一下就馬上又跑到外面拍照了

icon_arrow 陽光透過藤蔓狀鐵門,影子落在教堂的大理石地板上,有種莊嚴神聖的感覺

icon_arrow 從廣場中心往四周看去,可以看到許多相當重要的建築,像是市政廳與聖塔露淇亞教堂等。

icon_arrow 主教座堂右邊的那棟建築是主教宮殿Palazzo Arcivescovile
_MG_1651.JPG 

icon_arrow 從主教座堂與市政廳(Municipio)之間看錫拉庫莎

icon_arrow 面向主教座堂時的右側,也就是走過來的那條Landolina街道的對面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好像到哪裡都有"主教廣場"以及"主教座堂"?其實是當一地成立時,即由當地主教指定一座教堂為其座堂;也因是該教區的信仰中心,常是教區內較高大的建築物。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米蘭大教堂(Duomo)等都是世界知名的主教座堂喔!米蘭大教堂我們在第8天也會去,到時再來分享囉~

台灣有沒有主教座堂?我特別查了一下,建於1862年的高雄玫瑰聖母堂是臺灣7個教區中最古老的主教座堂,也是臺灣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喔。

參觀到此,依依不捨的離開富有歷史古味的錫拉庫莎,繼續往西西里島上的第二大城市-卡塔尼亞前進。


卡塔尼亞Catania

卡塔尼亞為西西里島上的第二大城市
,僅次於巴勒摩,位於島東邊的同名平原之上,在Messina 和 Siracusa之間公路的中間處,在Etna火山腳下。
卡塔尼亞經濟繁榮,工業發達,有西西里的米蘭之稱。這裡距離著名的埃特納火山僅有20公里,前往火山觀光十分方便。城市現有人口34萬人,是一座個古老的 港口城市,最早由希臘人創建,後成為羅馬的殖民地,1169年和1693年兩次大地震和多次火山噴發給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壞。

icon_arrow 卡塔尼亞主教廣場往埃特納大道(Via Etnea)方向

歷史上,這座城市曾8次遭受到火山的嚴重破壞,最大的一次破壞在17世紀末,也因此城市多被改建成當時流行的巴洛克風格,在不斷修複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輝煌。同時,大型噴發的火山灰也使得該城市海岸線向海洋延伸了700米,而且形成肥沃的土地,其中大部分的農田種植柑橘。城市與火山之間的關係緊密,在城市內的建築就可以發現,大部分的建築都是由熔岩建造

icon_arrow 從主教廣場往甘巴狄大道(Via Ganbaldi)方向


新門Porta Uzeda

新門是以當時的總督的名字命名,建造於西元1500年。在1696年成為城市的正式城門,並且在1780年,Ventimiglia家族的要求下,在老城門之上建造了新的部分,連接著一座吊橋,就是在今天的Via Etnea之上。
新門位於Via Etnea路的南端,成為一座美麗的背景,由主教廣場延伸而來。為連接兩側的建築,1695年由Camastra公爵下令在原有的舊城門之上建造新的城門,之後這座新的城門被命名為Marina。同一年Uzeda公爵為了主持在1693年地震過後城市的重建工作而來到這裡,於是這座建築便贈送給了 Uzeda公爵,並以他的名字為新城門命名。


icon_arrow 主教教堂與聖艾迦莎教堂


卡塔尼亞主教座堂

由諾曼人建造於1070~1096年,建造在古羅馬的公共浴池Terme Achelliane廢墟之上。
這座教堂的整體建築可以分為原始的諾曼時代的建築與重建的巴洛克建築風格。14世紀,主教Simone del Pozzo下令在大教堂的左側建造了一座高達70米的諾曼式鐘樓,但是很不幸的在1693年的大地震中倒塌,而教堂也同時損毀了大部分建築。

在1733年 到1761年之間,由帕勒摩建築及雕刻家瓦卡里尼G. B. Vaccarini主持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工程,並將教堂的正門部分改建為巴洛克樣式,從此將18世紀最流行的風格引入了卡塔尼亞。著名的音樂家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出生於卡塔尼亞,早逝之後他的陵墓就放在主教座堂裡供人瞻仰。


大象噴泉Fontana dell'Elefante

據說古時候有許多大象群居於卡塔尼亞,他們勇猛抵抗外來的猛獸,並奮力保護當地居民,因此後來居民就把大象當成卡塔尼亞的守護者與精神象徵。
大象噴泉位在主教廣場的中央位置,1693年大地震重建時,由雕刻家兼建築家瓦卡里尼G. B. Vaccarini使用當地的火山熔岩雕刻而成,而大象背上的方尖碑則是使用埃及阿斯旺的花崗岩做成。

icon_arrow 彌撒父子,好可愛的小孩

icon_arrow 老人與狗

由於今晚我們要搭乘夜船前往義大利本島的拿波里,所以晚餐其實是自理的。但是熱心的Rick擔心大家語言不通,可能在時間上會不夠買晚餐帶上船,所以帶著大家到司機大哥Mauricio推薦的pizza店去買晚餐了。

icon_arrow 從甘巴狄大道看主教座堂

icon_arrow 走沒多久就到了披薩店門口

icon_arrow RICK在披薩店門口幫團員們點披薩,我點了一個司機推薦的Pizza Margherita

icon_arrow 等披薩的時間L跑到店裡拍張照

icon_arrow 店裡面正火熱烤著披薩,實在有點熱所以還是到外面等披薩~

icon_arrow 司機大哥打手機問老婆要不要吃披薩~(純屬個人猜測...呵呵)

icon_arrow Daniel:老婆~有流星!快許願!!    Annie: 願望是披薩趕快好!肚子餓了啦~

icon_arrow 拿到現烤的披薩啦!配料只用了新鮮番茄、mozzarella起司跟新鮮羅勒。用料雖然很簡單,但口味可一點也不馬虎,麵皮薄脆加上番茄酸甜的滋味,真的超級好吃!!    好吃指數:

icon_arrow 這就是今晚要前往拿坡里的夜臥渡輪,團員們帶著現烤的披薩前往搭船,然後在船上的大廳看世足賽吃披薩!真是太享受了啦~

icon_arrow 這台也是要上渡輪的喔,可見渡輪有多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花光積蓄去旅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